盛夏来临,如何正确使用空调?

_哔哩哔哩_bilibili 2025-07-21 15:24:52 来源: 原创

  原标题:盛夏来临,如何正确使用空调(服务窗)

  正值盛夏,随着气温的升高,空调成了人们的生活必需品,但很多人对空调的使用存在误区,要么过度依赖导致健康问题,要么因担心耗电而强忍高温。如何正确使用空调,兼顾健康和节能?

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全科医学科医生张卫茹介绍,空调使用不当,易得空调病。呼吸道症状为鼻塞、流涕、干咳、咽喉干痛,严重时可能诱发哮喘或支气管炎;肌肉关节症状为颈肩酸痛、关节僵硬、腰背不适;皮肤与黏膜症状表现为皮肤干燥、眼睛干涩、鼻黏膜出血;全身症状表现为乏力、头晕、注意力不集中,儿童可能出现腹痛、腹泻。

  如何科学使用空调,远离“空调病”?张卫茹从健康角度介绍,夏日吹空调,要对温度、时长与通风进行合理控制。温度设置方面,最适宜的室内温度为24至26摄氏度,过低的温度会导致血管收缩、关节受凉,老人和儿童尤其需要注意。使用时长方面,连续开空调不宜超过4小时,长时间密闭环境会导致空气浑浊、湿度降低,容易引发呼吸道不适。睡眠使用方面,夜间睡眠时建议开启“睡眠模式”,温度可上调至26至28摄氏度。如需整夜开空调,需在卧室放置一盆水或使用加湿器,保持湿度在40%—60%。此外,颈部、腰部、膝关节及足部是易受凉的部位,开空调时可穿薄长袖衣物,膝盖盖薄毯,脚下穿棉袜,避免冷风直吹身体(尤其避免空调出风口对着头部或背部)。

  为了预防“空调病”,应该采取哪些措施?张卫茹表示,一是要定期清洁空调滤网(建议每2周清洗一次),避免滤网积尘滋生霉菌、螨虫,随风吹出后引发过敏;二是避免大汗淋漓时直接进入空调房,应先擦干汗水、稍作休息,再进入空调环境;三是开空调时不要让冷风直吹身体,可调整出风口方向向上,让冷空气自然下沉;四是长期在空调房活动时,每隔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,促进血液循环,多喝水保持黏膜湿润。

  日常生活中,一些老年人因担心受凉或耗电而拒绝开空调,其实过度闷热对健康的危害更大——高温会导致心率加快、血压升高,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,甚至诱发中暑。张卫茹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些使用空调的建议。一是破除认知误区:高温对老年人的风险远高于适当使用空调,夏季因热射病去世的人群中,老年人占比超过60%,不必因担心“受凉”而硬扛;二是渐进式适应:初次开空调时可将温度设为28摄氏度,让身体慢慢适应,后续再根据舒适度微调,避免一开始就用过低温度;三是掌握分段使用法:每天分时段开空调(如上午10点至下午4点高温时段开启),其他时间开窗通风,既保证凉爽又减少依赖;四是结合其他降温方式:开空调时可搭配风扇(摇头模式),让冷空气循环更均匀,既能降低空调负荷,又能避免局部过冷;五是请子女多关注,帮助老人设置好空调温度和定时功能,讲解过度闷热的健康风险,同时定期帮老人清洁空调,消除使用顾虑。

  从节能角度,如何让空调省电与高效制冷?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全科医学科医生徐霞介绍了一些技巧。在省电方面,需要给空调设置合理温度。每调高1摄氏度,空调耗电量可减少6%—8%。26摄氏度比24摄氏度每天可省电约15%,且体感差异不大。此外,需要避免频繁启停。空调启动时压缩机需要较大电流,频繁开关反而更耗电。短时间离开(如1小时内)无需关空调,可将温度调高2至3摄氏度;离开超过2小时则建议关闭。

  炎炎夏日,通过什么样的科学方法,让空调快速制冷?徐霞介绍,一是提前通风降温:开空调前先开窗10分钟,让室内热空气流通,同时关闭窗帘阻挡阳光直射,再关闭门窗开空调,制冷速度可提升30%。二是合理选择模式,初始阶段开启“强风”或“快速制冷”模式,温度设置为24摄氏度,待室温下降后调至26摄氏度并切换为“静音模式”。

  徐霞表示,正确使用空调,既能享受舒适环境,又能保护健康、节约能源。记住“温度适宜、定时通风、清洁到位、灵活调节”这十六字诀,让空调成为夏季健康生活的好帮手。如果出现持续的“空调病”症状,建议及时到全科医学科就诊,避免小问题拖成慢性病。(本报记者  杨迅)

shuangfangjuxinghuitanhou,zaimeiguoshangwubufabudeshengmingzhong,leimengduobiaodaletazhiliyuzaizhongmeiliangguoyuanshou2022nian11yuezaiyindunixiyabalidaodejiechudejichushangjixugenjindejuexin。双(shuang)方(fang)举(ju)行(xing)会(hui)谈(tan)后(hou),(,)在(zai)美(mei)国(guo)商(shang)务(wu)部(bu)发(fa)布(bu)的(de)声(sheng)明(ming)中(zhong),(,)雷(lei)蒙(meng)多(duo)表(biao)达(da)了(le)她(ta)致(zhi)力(li)于(yu)在(zai)中(zhong)美(mei)两(liang)国(guo)元(yuan)首(shou)2(2)02(2)2(2)年(nian)1(1)1(1)月(yue)在(zai)印(yin)度(du)尼(ni)西(xi)亚(ya)巴(ba)厘(li)岛(dao)的(de)接(jie)触(chu)的(de)基(ji)础(chu)上(shang)继(ji)续(xu)跟(gen)进(jin)的(de)决(jue)心(xin)。(。)

教育部表示 2023 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 1291 万人,再创历史新高,哪些信息值得关注?

  影响创新的根本因素是人口,随着人工智能进一步发展,创新会变得越来越重要,而且创新需要人类去把控。当人口少了或者是人口老了,创新活力就会下降。

推荐内容

精彩推荐

产品推荐

【社论】党纪处分公务员酒驾,必须“纪严于法”
¥
368.00
4.6分
云南一村干部出轨学生?当地回应
¥
358.00
4.9分
舞台2023歌手名单
¥
3588.00
4.6分
李湘王岳伦带王诗龄逛街
¥
5280.00起
4.5分
贪官假释期威胁媒体删除忏悔视频
¥
3399.00
4.7分
幼儿园摆20桌请200孩子吃席庆六一
¥
578.00起
4.8分

最新评论

新程序